×
徐悲鸿
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毕业于巴黎国立美术学校,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景星学社社员,中国公费留学美术第一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被誉之为“中国现代画圣”“现代中国绘画之父”“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1895年7月19日出生于江苏宜兴市屺亭镇,是中国现代画坛的一位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毕业于巴黎国立美术学校,成为中国公费留学美术的第一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被誉之为“中国现代画圣”“现代中国绘画之父”“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徐悲鸿的艺术生涯始于1919年,他远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专攻油画和素描。在留学期间,他不仅刻苦钻研西方绘画技巧,还游历西欧诸国,深入观摩和研究西方美术。他的才华和努力很快得到了认可,1923年,他的油画《老妇》首次入选法国国家美展,这标志着他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回国后,徐悲鸿致力于将西方绘画技巧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画作既有西方绘画的写实与精细,又融入了中国画的意境与韵味。他的代表作品如《愚公移山图》、《八骏图》、《珍妮小姐画像》等,都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徐悲鸿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他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张书旗柳子谷并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奔马图
《奔马图》

《奔马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展现了骏马由远及近、疾驰而来的震撼场景。画家巧妙地运用大角度透视的手法,通过腾空的一只后腿和交叉在一起的前腿,将奔马的速度与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触雄厚有力,设色清淡雅致,线条刚健流畅,整幅画作洋溢着痛快淋漓、潇洒风流的气息。这匹奔马,虽然体格略显消瘦,但笔力道劲,力透纸背,弯刀般的腹背,充满弹力的马鬃,以及前伸的双腿和马头,都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展现出沉着而奋勇的姿态。徐悲鸿在创作中,不仅运用了中国画的笔墨造型,还融入了西画的解剖和透视学,使得这幅作品更加具有现代感和立体感。

《奔马图》画幅右侧有题跋:“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之,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

记录了徐悲鸿在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的忧心如焚和对胜利的企盼。这不仅反映了徐悲鸿对时局的关切,也体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徐悲鸿纪念馆

徐悲鸿纪念馆

徐悲鸿纪念馆,作为纪念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场所,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扩建。它不仅是徐悲鸿艺术生涯的见证,也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的纪念馆占地广阔,设施完善,设有基本陈列、临时展厅、报告厅及儿童活动区等多个功能区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

徐悲鸿先生一生致力于美术创作和教育事业,为奠定中国美术教育理论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倡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并提出了“宁方毋圆,宁脏毋净,宁拙毋巧”的素描要求。在教学上,他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学养,求真求美。他的艺术理念“尽精微、致广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徐悲鸿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关注中国美术现代演进所需要的新的价值和内涵。他不仅批判因循守旧的观念和思想内容上的历史局限,还积极弘扬中国画艺术传统的精华。他画马时,将自己的个性和政治理想寄寓其中,通过不同情态的马来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他的奔马作品,不仅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对光明的向往,还欢呼了新中国的诞生和人民的解放。

除了《奔马图》外,徐悲鸿还创作了《愚公移山图》等巨幅油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体现了徐悲鸿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他借题发挥,对古老神话进行再阐释,创造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视觉典范。

在绘画上,徐悲鸿主张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写实和师法造化。他长于素描、油画、中国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将中国绘画的“线描造型”和西方的“明暗结构”有机结合,展现出中国造型艺术的神韵。他的素描作品造型精炼、准确,注重线与面的结合;油画作品则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中国画作品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

徐悲鸿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个人作品上,更体现在他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深远影响上。他的美术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其极高的艺术造诣。他提出的改革理念,为中国美术的现实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现代美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九方皋
《九方皋》

“愚公移山”这一中国古代神话,讲述了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为了打通被两座巍峨大山阻隔的出路,带领家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不懈地挖山不止,最终他的坚定信念和毅力感动了天帝,天帝便命令天神将这两座大山移走。这个寓言故事蕴含着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1940年,著名画家徐悲鸿以此为灵感,创作了《愚公移山图》,生动描绘了愚公率领众人开山劈石、修路架桥的宏大劳动场景。

《愚公移山图》是徐悲鸿倾注了极大热情和心血的作品,堪称其艺术生涯中的巅峰之作。他的一生都在颂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当时身处危难之中的中国人,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的力量,同时也深刻揭示了“洋为中用”的文化命题背后的深刻内涵。徐悲鸿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一命题停留在形式语言的探索上,即追求中西绘画风格的融合,而是深入到中国文化的价值源头,去挖掘和传承那份历经沧桑巨变而依然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愚公移山》这一作品,不仅是对古老神话的重新诠释,更是徐悲鸿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探索。在绘画上,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美术的创作理念,强调写实和师法造化。无论是素描、油画还是中国画,他都游刃有余,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在素描创作中,徐悲鸿巧妙地将中国绘画的“线描造型”与西方的“明暗结构”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素描作品造型精炼、准确,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感,充分展现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神韵。在油画和中国画的主题性创作中,他更是将中国历史与人文经典融入其中,通过画笔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精神。

作为第一代油画家中正规接受法国学院派训练时间最长的画家之一,徐悲鸿在留欧期间锤炼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造型能力。他的人体素描作品深受古典主义影响,注重对人体结构和动态的准确把握,线条精微、深入、坚实而简约。而他的油画作品则得益于新古典主义至印象派之间色彩造型技巧的影响,色彩处理严谨而富有变化,冷暖对比鲜明,画面光色闪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艺术创作上,徐悲鸿提出了“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改革理念。他主张用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来改造中国传统绘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美术道路。他的美术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艺术的优点,显示了他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他艺术才华的见证,更是他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巨大贡献。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着他各个时期的作品1000余件,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成为了后人学习和研究徐悲鸿艺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而其他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作品,也继续在世界艺术舞台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着他各个时期的作品1000余件,其他作品散见于台湾、香港、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另有数十件油画精品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徐悲鸿的创作活动大致分4个时期。

徐悲鸿的艺术生涯

旅欧深造,奠定基石(1919~1927年)

1919年,徐悲鸿踏上了前往法国的留学之旅。当时,巴黎艺术界正被现代主义的各种流派所席卷,但徐悲鸿并未随波逐流。他牢记导师的谆谆教诲——“勿慕时尚,毋甘小就”,而是将心思完全沉浸在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名作中,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在巴黎的那些年里,徐悲鸿悉心研究每一幅名画,从线条、色彩到构图,他都力求全面掌握。1924年前后,他对绘画的规律和技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创作也愈发成熟。1926年,他的艺术创作达到了第一个高峰,自认这一年是他作品最多、且时有佳作的一年。

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诸多油画作品,如《老妇》《持棍老人》《抚描》《自画像》《萧声》《黄震之像》以及人体习作《男人体》《女人体》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绘画技艺,也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此外,他还留下了近千幅素描作品,这些作品大多线条流畅、结构精准,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素描功底。

风格确立,声名鹊起(1928~1936年)

1928年至1936年,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盛期。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数量极为丰富,风格也愈发鲜明,形成了独特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

他的代表作《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徯我后》等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绘画技艺,更深刻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例如,《徯我后》这幅作品,取材于《诗经》中的“徯我后,后来其苏”之句,描绘了农村苦旱、百姓期盼甘霖的场景。这幅作品创作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际,曲折地表达了徐悲鸿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国画创作方面,这一时期的徐悲鸿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画的马、牛、狮、雀等动物形象生动传神,造型精练,深受观众喜爱。如《马》《日长如小年》《群牛》等作品,都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抗战烽火,艺术报国(1937~1945年)

1937年至1945年,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以画笔为武器,投入抗日救亡斗争。

他创作了《风雨鸡鸣》《漓江春雨》《巴人汲水》等作品,以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抗争。其中,《群马》《愚公移山》等作品更是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徐悲鸿高超的绘画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更表达了他对中华民族奋起觉醒的热切期望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愚公移山》这幅作品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寓言故事,徐悲鸿借以表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念。为了创作这幅作品,他准备了多年,画了许多精确的人物素描稿,并曾考虑过用油画或壁画的形式来表现。最终,他选择了中国画的形式,并巧妙地融合了中国画线描的表现力和素描的造型准确,以前无古人的独创形式成功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后期探索,开拓新境(1946~1953年)

徐悲鸿
徐悲鸿

1946年至1953年,是徐悲鸿艺术生涯的后期。这一时期,他在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上继续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艺术主张。

他从解放区的美术创作中看到了自己过去的不足,勇于接受革命真理,深入人民生活,表现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革命领袖人物等新时代形象。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油画《战斗英雄》《海军战士》《骑兵英雄邰喜德》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绘画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更体现了他对新时代、新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徐悲鸿的一生都在为艺术而奋斗和追求。他的艺术作品不仅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瑰宝,更是他高尚人格和卓越才华的见证。

1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admin@wordpress.com

相关文章